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彩色玻璃饰品扮靓广州

发布时间:2019-10-31 浏览量:152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王月华
玻璃是现在最常见的生活用品,玻璃窗、玻璃碗、玻璃杯……除了那些特别的艺术品,一般的都平常到我们注意不到它们的存在,也不大可能用玻璃制造戒指、手镯,作为饰品。不过,在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一直是一个“边缘化”的行业,其“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瓷器业遮盖住了,这也使得玻璃成了人们生活中的稀缺品。清代的广州城有着“一口通商”的优势,催生了玻璃制造业的兴旺发达,城外出现了不少玻璃吹制工坊。这一“新事物”也被当时的外销画家记录了下来,成为“海上丝路”技术交流的又一物证。

古代玻璃制造业有些“边缘化”
 
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古代中国的本土玻璃制造业之所以不发达,主要是因为长期生存在兴旺发达的瓷器业的阴影之下,既然生产瓷器能赚更多的钱,干嘛费劲去琢磨改良玻璃制造工艺呢。其次,虽然早在战国年间,国人已独立“研发”出了玻璃制造工艺,此后工艺也屡有改进,但制成的多是“铅钡”玻璃,与从古罗马时代西方就开始制造的“钙钠玻璃”相比,更容易破裂,制作一些玻璃珠、玻璃小摆件还行,制造玻璃窗则是不可能的任务,还没装上去就碎了,故而两千年来,古人都是用耐水的油纸糊窗户,直到清代中期以后才慢慢有了使用玻璃窗的记载。铅钡玻璃的另一个缺陷是不耐热,不能盛放热水、热菜与热饭,否则马上“爆炸”,这也使得玻璃器皿的使用大受限制。再说,人们有大把陶器瓷器可用,干嘛非得用这么“娇贵”的东西?所以,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清代,玻璃摆件一直是富贵人家生活中的装饰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身份的象征,并未飞入寻常百姓家。

彩色玻璃饰品为生活添色彩
 
广州城面海临风,两千年来对外开放的传统从未中断,本地工匠就有了更多接触舶来玻璃制造工艺的机会。东晋年间著名炼丹家、医学家葛洪在他的名作《抱朴子》中写道:“外国人做水晶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葛洪说的“五种灰”,其实是制造玻璃的矿石材料。广州本地工匠借鉴外国工艺制造的玻璃,不同于北方工匠制造的铅钡玻璃,而是更耐热、更坚固的“高钾低镁”玻璃,其中既有舶来技术的影子,又有他们根据本地实际而特有的创造。“铅钡”“高钾低镁”……对我这样的化学小白来说,这些术语总有点难懂,当时的工匠肯定也不懂,他们只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借鉴他人,不断改良,才实现的技术成果。高钾低镁玻璃“研发”成功后,广州人有机会用上了玻璃碗、玻璃杯,不过,这些玻璃器皿的地位依然很“边缘”,远不如陶器与瓷器流行。
 
到了清代,“一口通商”也带旺了广州的玻璃制造业。据史料记载,从康熙年间开始,直到鸦片战争后“一口通商”终结,广州一直是中国南方的玻璃制造中心,玻璃吹制工坊遍布郊外,大批能工巧匠还被派往北京,为皇家开设的玻璃厂服务。这些玻璃工坊借鉴了国外比较先进的吹制工艺,制造了大量色彩缤纷的玻璃餐具、花瓶、摆件,以及玻璃耳环、手镯、戒指,在向皇家进贡的同时,也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彩色玻璃饰品,给女孩子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她们戴上玻璃镯子、戒指,举手投足间,悄悄欣赏自己的喜悦,跟我们今天戴上水晶吊坠或发饰的心情,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吧?

古画里的玻璃工艺
 
配料:将石英石、石灰石、纯碱、芒硝等生产玻璃的原料称量后混在一起,搅拌均匀。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送入熔炉。熔炉一侧凿孔,底部火源加热,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后,原料形成玻璃液,随后把握火候,调节至玻璃液可成型的温度,预备成型。
 
成型:用吹制、拉制、压制等方法,使玻璃液形成事先设计好的形状。
 
加工:以热切割、热封接等热加工工艺,或抛磨等冷加工工艺,加工成各种玻璃制品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