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民企资金压力大,多省出台政策措施为民企减负

发布时间:2018-11-14 浏览量:1612 来源:新玻网 作者:言小玉
民企资金压力大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企业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并早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顽疾。
 
尤其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超越以往,部分民营企业债券出现违约,风险暴露增多。此前一份监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仅中国银行业协会内部通报的700多家逃废债企业,就导致银行上千亿元债权化为乌有。因此今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的风险偏好下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民企融资难度再次上升,出现一定的羊群效应之后,不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甚至连一些原本经营比较正常的企业融资也变得比较困难,一些大型民营企业亦相继出现流动性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的背后,既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性阵痛、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也有部分民营企业自身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除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外,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经营成本高,创新乏力创新意识不足。尤其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些困难和问题也更典型,企业遇到得更早、感受也更强烈。

多省出台政策措施为民企减负

支持民营企业行动正在进行时
 
针对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央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声,金融机构不断在体制机制上做出调整,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国多地政府出台引导基金驰援股权质押有风险的上市民企,引导真金白银流向民营企业,缓解民营企业当前的生存困境。
 
自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各省市开始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发展松绑、减负,上海市、江苏省、江西省、广东省等地密集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其中在降低成本方面,规模预计达万亿元。
 
11月3日,上海市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税费方面为企业减负。比如,要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地方权限内的有关税费政策,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要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实施新增产业用地出让底线地价管理。
 
11月5日,江苏省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税费负担、用地成本、用工成本、用电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创新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共8个方面、28条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可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减负600亿元左右。
 
11月6日,江西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补充政策措施的通知》,减税降费方面,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负200亿元左右。据江西省发改委初步测算,这次新出台的22条降成本政策措施每年可为企业减负360亿元左右,加上前期已出台三批次130条政策措施全部落地后,今年可望为企业减负1200亿元,三年可减负2800亿元。
 
11月7日上午,广东省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出10个方面、59个政策点的措施。此前,广东省发布“实体经济新十条”,官方预计,实施后2018年-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

民营企业

民企需反思自身加强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行业由于存在垫资行为,民营企业普遍经营现金流紧张,在降杠杆过程中,受影响较大,加上今年面临抽贷行为,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紧张程度。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短贷长投是这次民企困境爆炸的导火索,但根本症结在企业家的“头(脑)”,民企负责家自身经营素质有待提高。很少有企业的老板意识到短贷不能拿去做长投。他还表示,企业家必须面对宏观经济调整的现实,和国家去杠杆政策统一,留下自己有能力、有把握、有兴趣挣钱的业务,其他的业务该重组的重组,该破产的破产,该卖掉还钱的卖掉。
 
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局长王建平的观点与曹德旺的不谋而合,他指出,“过去一个阶段,企业确实加杠杆过多,资产膨胀过快,主观积极性偏高,带来财务风险和流动性管控的难度。企业确实要借这次机会反思自己的发展路径,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肯定会有明显改善,但同时,必须对当前民营企业风险的原因进行剖析总结,毕竟在最近两三年间,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王建平表示,“最后真正能解决问题,是要靠民营企业自身去加强管理,主业有竞争力,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才能走得过去。”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也表示,对于市场内的企业而言,降低了成本就能够产生更多的利润,从而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创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打造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任。

内容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等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