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玻璃栈道真的安全吗?网红文旅项目背后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9-03-16 浏览量:1819 来源:中国旅游报
玻璃栈道

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建造玻璃桥、玻璃栈道、玻璃观景平台等玻璃观光项目似乎已经成为各大景区的“标配”。随着前往网红玻璃桥“打卡”的游客大幅增加,玻璃观光项目安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邵阳一景区玻璃栈道护栏玻璃出现网状裂痕。该景区在回应中承认确有此事,并表示受损护栏疑遭人为破坏。这则新闻一出,引发各界担忧:玻璃栈道真的安全吗?

湖南邵阳一景区玻璃栈道护栏玻璃
湖南邵阳一景区玻璃栈道护栏玻璃

现状:景区玻璃栈道成网红
 
“玻璃栈道满足了游客参与、体验的诉求,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该项目以抖音、朋友圈等网络渠道快速传播,成为网红项目,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实现二次传播。”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吴丽云表示,玻璃栈道的最初出现,是景区产品的一个新亮点,而景区创新内容和创新形式的稀缺使其迅速被众多景区复制。

玻璃栈道
 
近年来,为了满足游客追求新鲜刺激的需求,景区玻璃观光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玻璃项目的长度、高度也不断被刷新。为了景区营销、打响知名度,即使玻璃观光项目建造成本不菲、后期维护费用较高,各个景区还是纷纷筹建该项目,对它充满期待。

管理:尚无行业统一标准
 
自2009年10月国内建成第一条玻璃栈道以来,目前国内至少已经建成60余条玻璃栈道。专家表示,作为高风险的玻璃观光项目,在给游客带来刺激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高风险的玻璃观光项目,国内目前并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施工标准,而且在具体安装中,很多时候只是凭借景区的要求去设计和安装,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国内目前还未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项目监管主体尚未明确,因此该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短板,缺乏有效的约束。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规定。2018年7月,河北省住建厅会同省质监局、省旅发委、省安监局联合发布《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技术标准》,这是全国首个关于“玻璃栈道”的地方标准,对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建设材料、设计、施工、验收、检测与评定,以及运营安全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旅游发展委员会在2018年7月印发的《自治区旅游行业安全与应急管理责任清单》和《自治区旅游高风险项目管理提示制度》中,明确规定有玻璃栈道项目的景区要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开展技术检测和风险评估,谁审批谁负责,保证安全运营。
 
今年1月,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加强自然景区玻璃桥及玻璃栈道建设管理的通知》,全面规范自然景区玻璃桥及玻璃栈道建设审批流程,并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
 
而北京早在2017年初就叫停了玻璃观光项目建设。在2017年北京市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旅游委负责人表示,按照市安委会相关要求,在玻璃栈道的安全管理措施出台之前,相关企业要停止建设这类旅游设施。

玻璃栈道
 
许多景区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加强了玻璃桥等项目的管理。如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规定,游客除了手机、钱包,其他物品都禁止带上玻璃栈道,同时为了保护桥面,游客不得穿着高跟鞋上桥;灵江源景区制定了玻璃桥和悬廊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客流量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等。“玻璃桥可以同时承载2000人,但是实际上我们将同时上桥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姚徐刚表示,这样既能保证游客的安全,也能提升游客的舒适度。

前景:创新发展灵活多变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石培华认为,玻璃桥类项目原本是个创新产品,但是如果不解决好生态和谐、安全保障、体验独特等方面的问题,发展前景并不光明。“只有守住生态底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兼具创新性和安全性,此类项目才能走得更远。”
 
玻璃桥类体验项目对于丰富景区产品和体验来说,是个很好的尝试,应该在加强安全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创新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景区应该结合自然和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本地、本景区特色的新产品、新内容,特别是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比如可以结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景区发展的实际,将更多可以兼容的业态引入景区,如演艺、文创产品、体验性项目等,吸引更多游客群体的关注。同时,还要向时间要效益,如适当开展夜间旅游活动《文旅融合,让夜景经济“亮”起来》,避免把宝押在某一个项目上。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