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胡晓峰:祁县玻璃器皿20%出口阿拉伯国家

发布时间:2019-04-16 浏览量:1648 来源:新华社 作者:吕梦琦
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出口阿拉伯国家的玻璃制品。
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出口阿拉伯国家的玻璃制品。新华社记者吕梦琦摄
 
几天前,结束了在迪拜的一个玻璃用品展览后,中国商人李建生回到了位于山西祁县的工厂。在这次展会上,他结识了更多中东客商,扩大了在该地区的销售前景。
 
这家生产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的中国公司出口定位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阿拉伯国家,水烟壶和各种穆斯林杯盘是主要产品。李建生甚至给工厂起了一个很阿拉伯化的名字——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并在迪拜设立了办事处。
 
“迪拜是中东的贸易枢纽,在这里开展业务能更好地扩大我们的销量。”李建生说,他的公司每年产值大约4000万元人民币,出口值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60%出口阿拉伯国家。
 
在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一个车间里,女工们正用泥状的玻璃粉在绿色嘉华杯上绘制白色花朵。十几道工序后,她们开始用真金溶制的黄金水在上面勾画各种华丽线条。这是一批价值10万美元的订单产品,能装3个集装箱,很快就将用货轮运往迪拜和土耳其。
 
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周围还有好几家玻璃器皿厂,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这家公司7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仅瑞典宜家家居就占了其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但大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量也在迅速增长,目前出口份额已占到总量的10%,并先后到印度、肯尼亚、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参加玻璃展。
 
“我们老板很看好柬埔寨市场,未来可能会在那里投资建厂。”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销售副总梁文胜说。
 
祁县被称为“中国玻璃器皿之都”,全县有36家玻璃器皿厂,20多家可以自营出口。这个拥有27万人的县城所生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占到了中国总产量的45%,出口量占全国50%以上。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晓峰表示,在祁县玻璃器皿80多个出口国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占到了40多个,平均每年出口增幅达30%。“我们全县玻璃器皿去年出口值为30亿元人民币,20%是出口阿拉伯国家。”
 
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在迪拜参加展览。
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在迪拜参加展览。(受访者供图)
 
过去20年间,李建生几乎跑遍了全球最主要的玻璃制品展览会,带回了价值20多万元的国外玻璃器皿,在对国外市场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对比优势。他还在自己的工厂旁边建了一个12万平方米的玻璃文化艺术园,以展示中国各地的玻璃制品。
 
此外,祁县设有国家玻璃器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保证了出口产品的品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红海公司在阿拉伯国家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加出口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达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高出外贸整体增速4.1个百分点。
 
李建生对此深有感受。他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管是我们去谈业务,还是他们的客商来中国都很方便,有些国家还直接用人民币结算,这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的大厅里,一幅巨大的“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图占满了整面墙壁,上面画着祁县玻璃企业与中东、西亚、东南亚、俄罗斯、欧洲、埃及和中非等地的出口线路,见证着这里玻璃器皿出口贸易的繁荣景象。
 
如今,一个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当地政府组建了一家龙头企业带动新一轮玻璃产业整合,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到意大利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祁县人工吹制玻璃技艺已经传承了100多年,我们必须把它发扬光大,只有这样,祁县玻璃才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出更大的光芒。”祁县中小企业局局长张福栓说。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