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玻网,我们将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玻璃供需转好 四季度乐观预期不减

发布时间:2016-09-29 浏览量:1508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胡华钎
  2016年9月19日至24日,郑商所组织了“玻璃现货东北、华北调研考察”活动,分别参观并座谈了本溪玉晶、河北润安、迁安耀华和秦皇岛耀华四家规模不等的玻璃生产企业。考察发现,今年国内玻璃现货价格坚挺,几无往年常规性的回调,再到8月份以来的暴涨,既有供给端收缩的因素,又有需求端改善的因素,加之中下游市场玻璃库存极低。
 
  一、玻璃供给持续收缩,楼市火爆带动需求
 
  第一,近两年半以来玻璃行业供给持续收缩。
 
  中国玻璃经历了2008-2013年产能急剧扩张之后,其中,东北地区新增产能尤其突出,仅河北迎新玻璃集团在东北新增5条生产线,2014-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进入了产能收缩阶段,东北地区更无明显的新增产能。
 
  今年剩下了的几个月内,全国普通玻璃新增产能不多,毕竟东北地区率先进入消费淡季,除非是高端玻璃。据本溪玉晶玻璃负责人透露,即便今年全国玻璃价格快速上涨,玻璃企业利润明显改观,但是东北地区迎新集团未来也无新增生产线计划,并通过出口来调节东北市场供需,尽量保持东北市场玻璃稍微存在一些供需缺口。
 
  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国浮法玻璃冷修复产生产线增加19条,新增产能7230万重量箱,其中仅8月份就复产8条,包括本溪迎新日熔化量800吨;冷修生产线增加12条,减少产能4158万重量箱,冷修时间全部在今年1-5月份,近四个月没有冷修生产线;新建生产线5条,增加产能2820万重量箱,其中4条生产线集中在今年2-5月份,9月份新增一条。由此可见,国内玻璃价格的变化影响玻璃产能,不过主要是冷修和复产生产线,新建生产线面临着环保、行政等政策方面的制约。换言之,今年四季度中国浮法玻璃产能变化相对放缓,调研的玻璃企业短期内既没有检修生产线的计划,也没有新增生产线的计划。
 
  第二,今年以来玻璃需求端逐渐改善,主要归结于房地产火爆。
 
  2015年年中中国房地产开始复苏,到今年上半年持续火爆,三季度火热程度达到新高潮,带动玻璃等上游建材行业的回暖,四家玻璃生产企业的玻璃订单量同比增长30%-50%不等,华北地区先以北京为增长中心,目前已经辐射到周边区域,国内市场玻璃好卖,国外市场需求也大,小玻璃生产企业甚至不敢大规模接货,好形势估计最起码能够维持到年底。总之,玻璃生产企业信心已经恢复,乐观情绪较浓。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国内玻璃市场逐渐低迷,玻璃生产企业被迫转型,加上国内玻璃质量不错和成本低廉,首先把“出口”作为战略重点,其次新增深加工等业务,增加玻璃产品的附加值。此次所调研的四家玻璃企业均涉及玻璃出口业务。
 
  目前,辽宁本溪玉晶四条线中的一条半线用于出口,未来计划扩大至2条或2条半用于加工玻璃出口,出口港主要是大连港,出口目的地南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
 
  目前,河北润安建材有限公司的玻璃20%-30%用于出口,出口港为天津港,出口目的地为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其中的20%-25%自我消化,主要用于深加工,其他50%左右的玻璃主要销往京津唐和秦皇岛等地区。
 
  目前,秦皇岛耀华玻璃出口不同颜色玻璃出口不一样,例如茶玻80%用于出口,灰玻90%用于出口,而白玻只有15%-20%用于出口,出口目的地主要是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今年5月,迁安耀华玻璃开始做出口,一年300万重量箱,出口100万重量箱,出口占产量比约30%,主要通过第三方贸易公司来做,出口目的地是非洲,不过出口价格不好,内外价格倒挂(出厂价:出口60元/重量箱,内销70元/重量箱)。尽管今年国内玻璃价格暴涨,但出口玻璃价格上涨并不如意,赚不到钱,未来有可能拒绝出口订单。值得一提的是,玻璃出口包装要根据出口国而定,国内一般用木材包装居多,以避免贸易摩擦。
 
  随着“金九银十”的渐行渐近,玻璃生产企业信心高涨(调研的四家玻璃领导层均表现得信心满满,尤其是年轻一辈管理层),玻璃等建材价格进一步暴涨,8月份涨幅在300-400元/吨。尽管玻璃现货价格历史月度涨幅峰值最高在500-600元/吨,但是在全国玻璃供需略有矛盾的情况下,涨幅明显偏大,因而9月份华南地区玻璃现货价格回调100元/吨也在情理之中,属于正常的回归。
 
  一般而言,全国主要区域玻璃现货价格呈现出“涨势由南向北、跌势由北向南”的特征。从图5可以看出,今年以来,中国玻璃行业复苏由南向北传递,华南地区漳州旗滨玻璃价格率先见底企稳,7月份后快速拉升,其次是华中地区的武汉长利玻璃价格,最后分别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玻璃价格。7月初,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玻璃价格基本持平,随后华北与东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玻璃价格差均逐渐扩大,9月初价差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112、-248和-536元/吨,均创出近些年的历史新高,从而导致华北和东北地区玻璃流向华南地区,部分调研的玻璃企业就接过华南地区加工企业的订单,毕竟秦皇岛地区玻璃运输到华南地区的陆路和海运合计成本才300元/吨,从天津港装船运到华南地区大概半个月左右。因而,9月份玻璃价格回落属于正常的回调,各区域之间正在寻求新的价格平衡点,华南与华中、华北地区的合理价差估计在200-300元/吨,目前各主要区域间的冲突在逐渐缓和。
 
  对于秦皇岛和唐山地区玻璃市场而言,当沙河或东北地区玻璃与其价格差超过2-3元/重量箱,即40-60元/吨,对本地区白玻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当然,目前东北地区玻璃价格高于华北地区,暂时不会对华北地区形成冲击,反而东北地区在警惕华北地区部分经销商的玻璃流入,东北地区现货价格涨势明显放缓,两个地区玻璃企业之间协商调解。
 
  总体而言,当前接受调研的玻璃生产企业心态好,预期乐观,利润较好,订单都在维持在1-2个月后(如本溪玉晶订单已到10月中旬、润安建材11月初、迁安耀华11月中旬等),中下游库存低,全年基本不愁销路,手中也不缺钱,资金压力大为缓解,整个产业链比较平稳,因而玻璃生产企业联动,尽量努力挺价,不会主动降价,维持或营造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的有效销售时间窗口1个月左右,这一期间玻璃现货价格总体上“易涨难跌”,至少估计要到11-12月份玻璃供需格局才有可能发生变化。
 
  二、玻璃库存快速下滑,总体库存水平较低
 
  从参观的四大玻璃生产企业玻璃仓库来看,近几月生产企业玻璃库存快速下滑,总体玻璃库存水平同比明显较低,有的玻璃企业甚至没有库存,出现阶段性的供不应求,据初略观察仓库中堆放的玻璃绝大多数是今年5月份以来生产的玻璃,生产日期距今很短意味着玻璃存货周转较快,而且其中一些玻璃库存已经有买主,既有深加工企业,也有准备出口的。这完全不像笔者分别于2014年7月初秦皇岛考察和2015年7月底华南地区考察时“玻璃堆满了仓库,玻璃出库寥寥无几”的惨状。
 
  而且,笔者直接的观察感受,与华北地区玻璃企业仓库中的玻璃库存相比,以本溪玉晶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玻璃库存相对较低。一方面,在东北寒冷季来临之前,各项工程加紧收尾,玻璃需求激增导致出库提前,加上过去几年冬储效应不佳导致玻璃生产企业积极出货。另一方面,运输新政对华北地区的负面影响比东北地区更大,由于运费大增导致华北地区(存在明显的二级市场,经销商较多)的玻璃流向东北地区(不存在二级市场,经销商较少)更加艰难,除非玻璃区域间的价差水平明显超过运输成本。
 
  由于前几年玻璃市场低迷,导致玻璃加工厂、经销商基本无库存,库存主要集中在玻璃生产企业,这也是今年玻璃现货价格非常抗跌,强劲暴涨的原因之一。即便如此,当同行中的玻璃贸易或加工企业被问到愿不愿意增加库存或囤货,几乎一致表示不愿意,尤其是中小经销商,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过去屯货,巨亏过,伤过元气)。东北地区尤其如此,依然不看好今年的“冬储效应”,反而华北地区对冬储效应略微比往年看好。
 
  三、玻璃综合成本上涨,运输新政影响较大
 
  从9月21日起,交通运输部令第62号《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治超新政正式施行。新规中对超限超载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6轴车车货总重由55吨变为49吨;新规明确交通、公安部门将实现常态化联合执法,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将严格实施“一超四罚”。交管运输部门将2016年9月21日至2017年7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即开展为期一年的整治货车非法改装专项行动和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为期两年的车辆运输车联合执法行动。
 
  这一轮运输新政对中国玻璃行业的影响不可低估。从调研过程来看,除了河北润安建材公司负责人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之外,其他玻璃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近期实施的公路运输新政对其公司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预计2017年玻璃运费成本上涨60-100元/吨。据介绍,政策公布后的短期内当地运输公司运费成本整体上涨30%左右,迁安到北京运费成本上调15元/吨至85元/吨,迁安到秦皇岛运费成本上调10元/吨,进而导致秦皇岛耀华和迁安耀华玻璃出库放缓,玻璃库存有所增加。
 
  毫无疑问,运输新政导致相关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既增加了原材料运输成本,也增加了玻璃运输成本,更不利于玻璃产品的中长途运输,只要区域价差不是太大,那么玻璃在跨区域流通中将备受制约,更加突出了玻璃的区域性特征,部分玻璃企业高层人士预计最终运输成本上涨将由玻璃生产企业、货运公司和玻璃中下游企业共同协商承担。
 
  此外,四家调研的玻璃企业管理层纷纷对生产成本上涨表示担忧,尽管截至目前原材料成本涨幅不及玻璃现货价格涨幅,但是预计煤、纯碱等玻璃上游原材料价格仍将上涨(估计今年涨幅20%以上)。
 
  当然,还有不可忽略的环保成本(润安建材的新增成本大约3元/重量箱,此前已经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安装脱硫脱硝等环保装置),环保若不达标,严禁开工生产,由此导致玻璃价格短期内难以下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成本支撑。
 
  总体来说,华北地区玻璃制造成本不高,员工以中老年为主,但其他成本较高。一家玻璃企业生产玻璃的综合含税成本在1100元/吨附近,另一家玻璃企业综合成本在50元/重量箱之上,玻璃价格若低于1000元/吨绝大多数企业都亏损。东北某家玻璃深加工企业的钢化玻璃成本价在21.6元/平米左右,包含原料、人工、机器和管理等一系列成本。过去几年玻璃行业中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年轻一代玻璃企业家不再热衷于打价格战,坦言低于成本价肯定不卖,只要有利润肯定卖,不会囤货,当听闻玻璃主力1701合约约1120元/吨时,感到非常吃惊,竟然如此便宜,对于玻璃期货价格贴水现货200元/吨左右表示不可理解。
 
  四、玻璃替代效应显现,其他值得关注要点
 
  今年以来,玻璃市场发生明显的“替代效应”,未来可能会表现越来越突出,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第一,出口玻璃对国内玻璃的冲击(例如本溪玉晶和润安建材)。由于今年以来国内玻璃现货价格涨幅较大,而出口玻璃价格涨幅较小,导致玻璃内外贸价格差进一步扩大,未来可能在两种选择之间做平衡。其一,玻璃生产企业适当减少玻璃出口量,增加国内玻璃的供应,但玻璃生产企业也不会把计划出口量大规模转内贸,避免冲击国内玻璃市场价格。其二,跟出口商或海外客户进行协商,未来出口玻璃涨价,跟上国内现货价格上涨的步伐,但是为了实施出口战略,维持出口订单,不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海外市场,避免国内市场再度陷入低迷后,无法通过出口来调整供需市场,因而出口价格涨幅不会太高(润安建材涨5%左右),目的在于平衡国内外市场,营销策略需要。唯有未雨绸缪,方能游刃有余。
 
  第二,颜色玻璃对普通白玻的替代(例如秦皇岛耀华玻璃)。由于国内颜色玻璃价格波动较小,而普通白玻价格大涨,曾经一度导致色玻与白玻价格倒挂(通常色玻价格高于白玻),导致颜色玻璃库存高,约40万重量箱,白玻库存低,约10万重量箱。由此导致玻璃生产企业可能调整玻璃品种,减少颜色玻璃产量,增加白玻产量。目前,耀华玻璃出厂价一等77元/重量箱,混等75元/重量箱,浅灰82元/重量箱。此外,LOW-E玻璃也面临类似问题,其价格上涨也不大。
 
  其他值得关注的要点:
 
  所调研的四家不同玻璃生产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不一样。比如过去几年通过玻璃抵押获得抵押贷款的玻璃生产企业,目前销售的玻璃主要用于还银行贷款。此外,通过新三板上市的玻璃生产企业,资金比较充裕,扩大深加工业务,不仅限于钢化、夹层或中空玻璃,还新增LOW-E玻璃生产线等节能环保玻璃;小玻璃生产企业依然面临资金压力;有的玻璃企业正处于新大股东收购后的重组阶段,人员整合大幅调整,资金方面并不充裕;下游加工厂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如果目前玻璃好行情能够进一步维持半年,那么整个行业玻璃资金压力将大为好转。
 
  从东北和华北调研来看,整个玻璃生产企业的市场预期已经彻底改变:1季度悲观犹存,2季度谨慎偏乐观,3季度极度乐观,4季度乐观不减,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玻璃企业管理层,而年纪偏大的一辈希望形势越来越好,但言语中仍带有忧虑,对未来偏谨慎些。
 
  从参与调研人员发表的观点来看,机构或散户投资者较乐观,做多情绪高涨;分析师总体偏乐观居多,谨慎悲观者稀少;经销商也乐观,但是不愿屯货。
 
  未来,在消费淡季或寒冷天气来临之前,玻璃价格能否企稳或迎来第二波,关键在于国内玻璃行业的需求(开工、竣工和装修等环节),而需求的风险点可能还在房地产,尤其是政府对房地产政策调整。市场预期中国房地产在2017年2季度出现拐点,今年房地产火爆需求很可能存在“寅吃卯粮”的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此次玻璃调研的区域是东北和秦皇岛唐山一带,仅供参考,毕竟全国玻璃现货价格主导权属于沙河地区和华中地区。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